Inline image 5

2012年1月16日星期一

《纽约时报》:台湾之重

核心提示:如果中国和台湾能够建立起充分的互信,台湾不只可以继续充当美国不可或缺的盟友,还可以成为打造中国未来的样本。 

原文链接:Why Taiwan's Future Matters | The New York Times
作者:苏起
发表时间:2012年1月12日
译者:牛虻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校对

在它历史长河的大部分流域里,台湾的命运深受三个大国的左右——中国、 日本和美国。现今,作为世界第18大经济体和一个完全民主化的国度,台湾仍旧被华府的一些人视为同中国打造新型关系的潜在筹码。这是一种失策。

诚然,台湾的处境是今日唯一可能将中美拖入战场的问题。同样,一个民主化的台湾也令"现实主义"的战略思想家深感忧虑,担心它如果宣布独立引发的后果。但自2008年以来,随着台湾与中国一度摇摆不定的关系开始稳定下来,这片岛屿对美国而言已变为一项甚至更具价值的资产——也是激发中国大陆民主化力量的一个源泉。

多年来,北京方面惯常以武力恫吓来回应台湾寻求独立的企图,直到马英九总统在2008年5月份宣示"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后,各方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至此,台湾同中国开展了多轮事实上的政府间协商并大举推进民间交流。 海峡两岸每年1,30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和700万人次的人员往来对双方之间的影响力都不可小觑。

无可否认,随着中国和台湾在经济上的一体化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密,台湾也成为了构筑中国未来的一个范本。不再被当成是中国国家统一的绊脚石,台湾对中国的示范性价值开始显现出来,特别是在市场改革、流行文化和新闻自由等层面上。并且,这个新式参照物的出现恰逢其时。

在1949年以后的首个30年,共产主义中国深陷革命狂热、内部争权和贫穷的泥潭中不可自拔。它的第二个30年则见证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由此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鉴于中国的庞大规模,第三阶段很可能会再持续30年,其最鲜明的特征很可能体现在一场围绕公众对参与到政治决策中的呼声及共产党对这些呼声所作出的回应的拉锯战中。

这是台湾已经踏出的一条颠簸崎岖的道路。在过去30年,台湾已经扬弃了威权主义,并且告别戒严而步入到法治时代,还经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经济成长和政治自由化。极权主义的中国现在发现它已经处于一种不安的紧张状态中,一边是各内陆省份为推动经济增长而苦苦挣扎,一边是城市地区向政治控制的底线大胆迈进,迫使共产党去实施有限度的改革。

于此正蕴藏着台湾的新价值。虽然中国对台湾的经济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在中国有许多人发现台湾的民主化经验深具启发性。他们长久以来对国内的大面积贪腐深为愤恨,这时他们可观察到台湾解决政府内部的贪腐之道,甚至还牵涉到最高层级。 他们还目睹了台湾如何成功地将现代性和中国传统相连结。并且,他们已经观察到台湾民众是怎样通过火热的公共讨论和定期选举来自由表达他们的意志的。上月,台湾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甚至在中国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得到传播。

台湾当然需要去着手解决其内部政治分歧。毕竟,台湾还有些人尚不确信推动独立将会被误入歧途。然而,如此之举势必将引发灾难,招致国际社会的反对不说,还将严重削弱台湾作为一个民主典范对许多中国人的新兴吸引力。

因此,1月14日的台湾总统大选胜选者在确保台湾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拥有与其所能作出的贡献相应的尊严时,另一方面还应该力求在岛内对立阵营之间就同中国的政治关系去开拓一项新的国内共识。

台湾人长期以来被紧锁于一种令人愤慨的孤立状态中,但他们对所取得的民主成就深以为傲。台湾人民现在必须接受一点,即民主赋予了他们在维护区域稳定方面的更大责任。就牵涉到美中台所有三方的议题,例如围绕南中国海的争端,他们可以通过变身为一个对话者,在不断发展的美中关系中扮演一个更具建设性的角色。

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性思维和灵活的手腕。如果两岸中的任何一方或者美国通过在外交或甚至是军事上走捷径而让两岸关系操作失当,最终将会为各方带来劫难。但如果中国和台湾能够建立起充分的互信,台湾不只可以继续充当美国不可或缺的盟友,还可以成为打造中国未来的样本。

苏起,台北论坛主席,于2008年至2010年期间担任台湾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