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2年1月7日星期六

《外交》双月刊 中国的巴基斯坦难题

核心提示:通过这种传统地缘政治棱镜,可看出北京与伊斯兰堡的关系似乎牢不可破。但是北京不再能奢侈地只通过单一透镜观察事物。它越来越要平衡政治、特别是金融风险与利益。

译文:中国的巴基斯坦难题
时间:2011年12月4日
作者:Evan A. Feigenbaum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中国常常被称作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朋友"——战略伙伴、可信赖的贸易和援助来源,伊斯兰堡最密切的军事同盟。巴基斯坦总理优素福·拉扎·吉拉尼形容两国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比钢还硬,比蜜还甜。"9月份,他对来访的中国公安部长孟建柱表示,"你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他继续说,"你们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你们的安全就是我们的安全。"

但在北京看来事情是否如此简单?的确,中国的钱流入西方的钱不敢涉足的地方。但是,中国并非无知觉地在冒险。实际上,中国的钱不成比例地流入无风险或少风险、能带来可预期回报的投资中,即使这种回报不大。另外,至少部分中国公司被证明愿意在他们对风险的感受上升时放弃投资。例如,9月份,报道称,中国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一家大型私营中国矿产公司在重新评估了投资和安全风险之后,放弃了计划中的在巴基斯坦信德省投资190亿美元建造煤矿及电力化工厂的计划。

实际上,北京投资算计越来越以下列三种风险的复杂平衡为基础:地缘政治、政治和金融。

地缘政治风险(不仅仅是中国与印度的对抗)长期以来让北京坚定不移地支持伊斯兰堡。两国友好关系满足了中国4个战略目标:保证了中国西部省及亚洲大陆边境的安全与稳定;将中国贫困的西部省固定在跨境经济活动网中;把印度约束在次大陆,预先阻止了大陆规模的对手出现,阻碍了印度在东亚更密集的安全活动;确保没有其他大国,特别是美国,能以中国为代价在亚洲大陆推动其利益,例如进行军事部署或长期存在的安排。

最近几年,这四个目标变得更加紧迫,增加了中国支持巴基斯坦的倾向。以保证中国西部边界安全为例。美国在阿富汗兵力下降不可避免地给中国提出严肃问题,即喀布尔是否有能力维护安全。这又会接着提出更大的问题,即巴基斯坦和中亚政府能否镇压极端主义组织和思想,这些组织和思想可能源自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部落地区,渗透进中国边境。

北京还打算用伊斯兰堡把新德里赶出阿富汗及边境地区。因此,印度扩展与东亚的接触毫无疑问将加强中国向巴基斯坦倾斜的本能。截至现在,印度顶多是中国的三等战略担忧,远远落后于国内不安全及东亚沿海的挑战。不过印度的快速经济发展使它在南亚之外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印度已经成为亚洲强国及全球参与者。它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越南加深了防御关系,这四个国家都对中国崛起感到担忧,越来越靠近美国。新德里还与韩国、新加坡及东盟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还与日本形成了全面经济合作关系。随着印度的战略延伸扩展,让它继续与巴基斯坦敌对,占据其外交,并把其精力拉回自身周边依然对北京完全有利。

通过这种传统地缘政治棱镜,可看出北京与伊斯兰堡的关系似乎牢不可破。但是北京不再能奢侈地只通过单一透镜观察事物。它越来越要平衡政治、特别是金融风险与利益。

中国国民近些年在巴基斯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袭击。北京在保护这些海外公民方面更加敏感——大多数都是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在这点上,利比亚被证明是个分水岭,这是由于中国在当地存在的范围和程度。暴力的开始在中国引起了国家对海外公民责任的激烈争论。由于对国内观点及压力敏感,北京进行了最大规模的非战斗型疏散,通过包商船、包机、军机以及跨大陆客车从利比亚撤出了3.5万中国公民。中国海军还派遣了一艘军舰支持这一行动,这是前所未有的远距离行动部署。

这意味着,伊斯兰堡不能永远认为中国工人及资金在这些资产受到大规模袭击时会呆在巴基斯坦。北京无意告诉伊斯兰堡控制从巴基斯坦运作的反印度叛乱组织,例如虔诚军。但是对于杀死或者绑架中国公民的组织则是另一回事。中国似乎开始分辨并区别反印度代理组织与关注国内的组织,例如俾路支分裂分子或亲塔利班成员,他们可能对中国利益造成更切实的威胁。俾路支省已经发生了多次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包括2004年杀死3名在瓜德尔港工作的工程师的爆炸案及2006年胡布水电站附近公共汽车袭击。在对由与伊斯兰堡拉尔清真寺有关的成员进行的一场绑架做出反应时,北京对巴基斯坦军方施加了极大压力,要求其干预。

不过其投资风险,而非地缘政治及政治风险,才是更有可能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在巴基斯坦计算的因素。中国的钱通常跟着国旗,不过全球趋势意味着,北京对投资约束及宏观经济条件变得敏感得多了。人们通常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企业能比其西方对手承担更多风险,北京会为大多数其他政府及企业会规避的投资背书。不过随着中国全球延伸增加,其经济动机也对这些惯例进行重新考虑。

例如,中国在巴基斯坦的难题与其在欧洲面临的问题之间存在有趣的相似之处。在两起事件中,负债严重的经济积极寻求吸引北京大量投资资金储备的一部分——它拥有3万亿外汇储备。不过北京在将这些行动与它必须在国内解决的问题进行权衡。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越来越难在国内得到赞同。例如在微博上贴的一个精辟的发言(微博是中国版的Twitter网):"最好拯救(负债的)温州而不是救援(负债的)欧洲!"当中国真的在海外投资时,面临着要确保回报的巨大压力。

因此,巴基斯坦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限制增加比以前影响更大时,这些限制包括负债与GDP比率在2010年超过了60%;对债主痛苦的还本付息义务;大量财政赤字;两位数的通胀;卢比贬值;由全球农矿产品价格高企导致的贸易赤字恶化;最重要的是,缺乏可靠增长战略。中国金融家会越来越对在这种经济进行投资的回报表示怀疑。在这里,国内政治也在起作用。中国大多数人口被抛在了改革年代的增长奇迹之后,因此导致的收入与发展差距在经济和政治上是不可持续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已经试图将资源再分配给内陆欠富裕省份,这对政治稳定越来越重要。在巴基斯坦的公路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都与北京开发这些地区的努力有关。不过,这些项目越来越需要满足更高回报预期,与中国传统的低标准援助方式不同。

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所有这些计算方式变得多样化。中心问题在于,到何种程度,政治、特别是投资风险会开始让简单的地缘政治计算变复杂,这种计算长期以来导致北京和伊斯兰堡之间不同寻常的亲密。

不可否认,北京与巴基斯坦战略联系太深,在外交上太胆小,无论如何不会放弃过去的盟友。不过中国不太可能再会是如此慷慨的赞助人了。因此,它会不太愿意资助伊斯兰堡喜欢的野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开发计划。另外,中国未来经济活动本身的深度和广度不会产生迅速、可持续、平衡的巴基斯坦增长。长期来看,几乎无疑更为明确的是,和印度的经济合作——恢复传统地区关系及次大陆的自然经济关系——会变得更有决定性意义。

底线是中国不会单纯用借款、投资和新的自由信贷"救援"巴基斯坦,正如观察美国与巴基斯坦之间关系恶化的评论人员似乎预期的那样。中国在该国的介入将密切反应北京自己的重点考虑事项与不断发展的风险评估。

从美国方面来说,它没能诱使中国对伊斯兰堡施加更大"压力",它可利用中国新的计算寻求关注经济和金融的补充方法。补偿利益,包括中国对抗美印合作增加的努力,仍将妨碍美国和中国在巴基斯坦战略合作,特别是在反印及主要在克什米尔的军事组织上。不过两国经济威胁评估重合得越多,北京和华盛顿就越能将对巴基斯坦"稳定"共同但抽象的利益转化成更互补的政策。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